捶胸顿足
基本解释
词条:『捶胸顿足』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
注音: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解释: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捶胸顿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
典故出处:明 李开先《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运用示例: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精选例句
1、队长一阵捶胸顿足椎心泣血,刘主任大动肝火,把佟队副揪来是一顿狗血喷头的臭骂。
2、失子之痛,不得不让她捶胸顿足的大哭一番。
3、昨天祝贺早了点,夜不能寐只为你;明天祝贺晚了点,捶胸顿足还为你;今天祝贺是正点,祝贺你:祝你开业兴隆天天旺,财源茂盛到八方!
4、天津卫是老虎洞,无赖地痞,没主儿的洋车扔在路边,丢起来还不快吗?他捶胸顿足,,回家跟老婆一说,两口子死的心都有。
5、夏氏整理出爱儿玩耍和用过的物品,一件件擦拭抚弄,想起他可爱的几度哭断肝肠,夏大观则陪在夫人身边,捶胸顿足怒骂李有才教子无方。
近义词:呼天抢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
反义词:眉开眼笑
基本字义
捶chuí(ㄔㄨㄟˊ)
1、敲打:捶衣。捶鼓。捶打。捶拓。捶挞。捶楚(古代的杖刑)。捶胸顿足。
基本字义
胸xiōng(ㄒㄩㄥ)
1、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怀(抱负、气量)。胸襟(同“胸怀”)。胸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数(shù)。
基本字义
顿(頓)dùn(ㄉㄨㄣˋ)
1、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2、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3、叩,跺:顿首再拜。
4、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5、疲乏:困顿。劳顿。
6、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7、次:三顿饭。
8、古同“钝”,不锋利。
9、姓。
基本字义
足zú(ㄗㄨˊ)
1、脚: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
2、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足。碗足。
3、充分,够量:足月。足见。足智多谋。
4、完全:足以。足色。
5、值得,够得上: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6、增益:以昼足夜。
中英翻译
翻译:in deep s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