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中鱼
基本解释
词条:『釜中鱼』
拼音:fǔ zhōng yú
注音:ㄈㄨˇ ㄓㄨㄥ ㄩˊ
解释:见"釜中之鱼"。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规用法:釜中鱼作宾语、定语;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典故出处:唐·韩翃《寄雍丘窦明府》:“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古代诗词
唐代.韩翃.寄雍丘窦明府:「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近现代.宁调元.燕京杂诗:「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辙釜中鱼。」
宋代.陈普.咏史上·荀息:「三怨盈朝积不舒,奚齐卓子釜中鱼。」
明代.蒲庵禅师.次芝轩中丞韵:「远捷已飞江上羽,群凶真作釜中鱼。」
宋代.陈著.侄孙榘献醉鳘以一绝复之:「年来只识釜中鱼,出海修鳞梦也无。」
近义词:釜中生鱼、釜生鱼
基本字义
釜fǔ(ㄈㄨˇ)
1、古代的一种锅: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2、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标准不一。
基本字义
中zhōng(ㄓㄨㄥ)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适于,合于:中看。
其他字义
中zhòng(ㄓㄨㄥˋ)
1、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基本字义
鱼(魚)yú(ㄩˊ)
1、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2、姓。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