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鸣条
基本解释
词条:『风不鸣条』
拼音:fēng bù míng tiáo
注音:ㄈㄥ ㄅㄨˋ ㄇ一ㄥˊ ㄊ一ㄠˊ
解释: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风不鸣条偏正式;作定语、补语;比喻社会安定。
典故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运用示例:却道数十年,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夜湿昼晴,信是太平有象。◎ 《醒世姻缘》第二十四回
古代诗词
元代.杨维桢.大风谣:「乌乎太平玉琯将谁调,五日一风不鸣条。」
宋代.曾由基.西湖夜景:「风不鸣条花著露,一湖春月万蛙声。」
宋代.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宋代.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宋代.梅尧臣.和人喜雨:「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反义词:天下大乱
基本字义
风(風)fēng(ㄈㄥ)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姓。
其他字义
风(風)fěng(ㄈㄥˇ)
1、古同“讽”,讽刺。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条(條)tiáo(ㄊ一ㄠˊ)
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量词。
其他字义
条(條)tiāo(ㄊ一ㄠ)
1、挑取:“蚕月条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