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城下之盟

基本解释

词条:『城下之盟』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注音:ㄔㄥˊ ㄒ一ㄚˋ ㄓ ㄇㄥˊ

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城下之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典故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运用示例: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精选例句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城下之盟《辛丑条约》。
2、落后就要挨打,城下之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3、宋朝因为积弱,所以和外族交战,往往无论胜败都签下了城下之盟,苏旬因此写了一篇《六国》来讽刺。
4、如今敌众我寡,只好签下城下之盟,以减少伤亡。
5、战争结束后,失败的国家,也只有签订城下之盟。

近义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义词: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基本字义

chéng(ㄔㄥˊ)

1、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2、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基本字义

xià(ㄒ一ㄚˋ)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2、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4、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5、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6、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7、进入:下海。

8、投送:下书。

9、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10、谦辞:在下。下官。

11、颁布:下令。

12、攻克:攻下。

13、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14、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15、退让:争执不下。

16、做出判断:下结论。

17、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18、用在名词后边(①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②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19、用在动词后边(①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②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③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20、少于:不下二百人。

21、动物生产:鸡下蛋。

基本字义

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méng(ㄇㄥˊ)

1、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盟军。盟友。同盟国。盟约。山盟海誓。

2、指结拜弟兄:盟兄。盟弟。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4、发(誓):盟誓。

中英翻译

翻译:a treaty signed under coercion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贝宁城 拔城 宝城 巴拿马城 霸城 霸城门 百城 百城表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