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顿开茅塞

基本解释

词条:『顿开茅塞』

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注音:ㄉㄨㄣˋ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

解释: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顿开茅塞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

典故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运用示例: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精选例句

1、我对这一问题,几小时后终于顿开茅塞.
2、卷轴、玉简之中,所介绍内容,让秦凤鸣有了一种顿开茅塞之感。
3、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啊: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
4、听了老师的一席话,我顿开茅塞。
5、报告对目前错综繁复的国际形势宋画吴冶,,使大家顿开茅塞。

古代诗词

近现代.吴卓澄.收音机:「寂寞闲居常作伴,顿开茅塞聆新闻。」

近义词:豁然开朗

反义词:大惑不解、一窍不通、冥顽不灵

基本字义

顿(頓)dùn(ㄉㄨㄣˋ)

1、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2、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3、叩,跺:顿首再拜。

4、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5、疲乏:困顿。劳顿。

6、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7、次:三顿饭。

8、古同“钝”,不锋利。

9、姓。

基本字义

开(開)kāi(ㄎㄞ)

1、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2、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

3、通,使通:开导。开窍。

4、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5、扩大、发展:开扩。开拓。

6、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

7、起始:开始。开宗明义。

8、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

9、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

10、支付:开销。开支。

11、沸腾,滚:开水。

12、举行:开运动会。

13、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基本字义

máo(ㄇㄠˊ)

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基本字义

sāi(ㄙㄞ)

1、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其他字义

sài(ㄙㄞˋ)

1、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其他字义

sè(ㄙㄜˋ)

1、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哀的美顿书 哀顿 安顿 巴顿将军 罢顿 病顿 波士顿 波士顿惨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