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龙蹲虎踞

基本解释

词条:『龙蹲虎踞』

拼音:lóng dūn hǔ jù

注音:ㄌㄨㄥˊ ㄉㄨㄣ ㄏㄨˇ ㄐㄨˋ

解释: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龙蹲虎踞作宾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典故出处:宋·丁开《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题子瞻画竹石:「风枝雨叶瘠土竹,龙蹲虎踞苍藓石。」
宋代.丁开.建业:「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近义词:龙盘虎踞、龙蟠虎踞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dūn(ㄉㄨㄣ)

1、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蹲下。蹲伏。蹲踞。蹲腿。

2、〔蹲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3、喻呆着或闲居:蹲膘。蹲窝。蹲班房(坐牢)。

基本字义

hǔ(ㄏㄨˇ)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基本字义

jù(ㄐㄨˋ)

1、蹲,坐:龙蹯虎踞(形容地势险要)。踞坐。箕踞(古人席地而坐把两腿像八字形分开)。

2、占据:踞守。盘踞(亦作“盘据”)。雄踞一方。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龙 安顺龙宫 鼻龙 白龙 白龙堆 白龙臛 白龙微服 百花龙锦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