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斯文扫地

基本解释

词条:『斯文扫地』

拼音:sī wén sǎo dì

注音:ㄙ ㄨㄣˊ ㄙㄠˇ ㄉ一ˋ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斯文扫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运用示例: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精选例句

1、前者之机制因太平天国战争急剧膨胀,后者之功能却随着清末文官的废止日趋萎痹,两下一涨一消的结果使得清帝退位之后出现了斯文扫地有如唐末五代之局的北洋武人专政。
2、世道衰微,人心不古;斯文扫地之事,时有所闻,令人慨叹。
3、读书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怎能为了金钱而做出斯文扫地的事情呢?
4、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斯文扫地,可说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5、试想一个斯文扫地的人,还能有什么尊严感呢?

古代诗词

清代.祝廷华.前韵赠钱君翰四首 其二:「牛鬼蛇神都应运,斯文扫地不如无。」

近义词:名誉扫地、声名狼藉

反义词:显亲扬名、冠盖高举

基本字义

sī(ㄙ)

1、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2、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3、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4、古同“厮”,卑贱。

5、古同“澌”,尽。

6、姓。

基本字义

wén(ㄨㄣˊ)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2、刺画花纹:文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13、掩饰:文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15、姓。

基本字义

扫(掃)sǎo(ㄙㄠˇ)

1、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低落,丧失:扫兴(xìng)。

5、描画:扫描。扫眉。

6、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结束,了结:扫尾。

8、祭奠:扫墓。祭扫。

其他字义

扫(掃)sào(ㄙㄠˋ)

1、〔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基本字义

dì(ㄉ一ˋ)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底子:质地。

其他字义

de(˙ㄉㄜ)

1、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尔卑斯山脉 阿耳忒弥斯 阿喀琉斯 阿里斯托芬 阿姆斯特丹 阿斯旺 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山脉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