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嗜痂之癖

基本解释

词条:『嗜痂之癖』

拼音:shì jiā zhī pǐ

注音:ㄕˋ ㄐ一ㄚ ㄓ ㄆ一ˇ

解释: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运用示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基本字义

shì(ㄕˋ)

1、喜欢,爱好:嗜学。嗜酒。嗜好(hào)。嗜欲。嗜痂之癖(形容人的乖僻嗜好。亦称“嗜痂成癖”)。

基本字义

jiā(ㄐ一ㄚ)

1、伤口或疮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结成的东西,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结痂。

基本字义

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pǐ(ㄆ一ˇ)

1、对事物的偏爱成为习惯:癖习。癖好(hào)。癖性。癖爱。癖痼(久治不愈的疾病)。洁癖。

2、中医指饮水不消的病。

3、古同“痞”,痞块。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嗜 爱嗜 甘嗜 干酒嗜音 馋嗜 耽嗜 躭嗜 笃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