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思潮起伏

基本解释

词条:『思潮起伏』

拼音:sī cháo qǐ fú

注音:ㄙ ㄔㄠˊ ㄑ一ˇ ㄈㄨˊ

解释:思想活动极频繁。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思潮起伏作谓语;指思想活动极频繁。

典故出处:王宗仁《夜明星》:“我睡不着,走出帐篷,站在一个土坡上,望着漫山遍野的夜明星,思潮起伏。”

近义词:心潮澎湃

基本字义

sī(ㄙ)

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姓。

其他字义

sāi(ㄙㄞ)

1、〔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基本字义

cháo(ㄔㄠˊ)

1、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2、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3、湿:潮气。返潮。潮湿。

4、方言,技术不高:手艺潮。

基本字义

qǐ(ㄑ一ˇ)

1、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领取(凭证):起护照。

6、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长出:起痱子。

9、拟定:起草。

10、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哀思 艾思奇 奥思 饱食思淫欲 八思巴字 百思不得其故 巴儿思 巴而思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