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一时三刻

基本解释

词条:『一时三刻』

拼音:yī shí sān kè

注音:一 ㄕˊ ㄙㄢ ㄎㄜˋ

解释:指很短的时间。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一时三刻作状语;指很短的时间。

典故出处: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

运用示例:你出来不出来?一时三刻就把你烧成黑炭了!◎ 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近义词:一时半刻

基本字义

yī(一)

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3、全;满: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6、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7、乃;竞:一至于此。

8、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9、或者:一胜一负。

10、初次:一见如故。

11、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字义

时(時)shí(ㄕˊ)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3、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6、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9、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11、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12、姓。

基本字义

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kè(ㄎㄜˋ)

1、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3、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同“克”。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国统一战线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八字还没有一撇 拔戟成一队 八十一元士 八十一章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