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莺声
基本解释
词条:『燕语莺声』
拼音:yàn yǔ yīng shēng
注音:一ㄢˋ ㄩˇ 一ㄥ ㄕㄥ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燕语莺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典故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古代诗词
两汉.无名氏.柳塘送春:「山光水色供图障,燕语莺声助管弦。」
元代.王丹桂.满庭:「燕语莺声斗巧,黄金嫩、柳带低垂。」
宋代.白玉蟾.绣香亭招饮:「水光山色供图障,燕语莺声助管弦。」
近现代.吴未淳.清平月 怀幼时家境:「华堂几静窗明,幽庭燕语莺声。」
近义词:鸟语花香、燕语莺啼
反义词:龙吟虎啸
基本字义
燕yàn(一ㄢˋ)
1、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轻慢:“燕朋逆其师”。
3、古同“宴”,安闲,安乐。
4、古同“宴”,宴饮。
其他字义
燕yān(一ㄢ)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燕赵。燕山。燕京。
2、姓。
基本字义
语(語)yǔ(ㄩˇ)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yù(ㄩˋ)
1、告诉:不以语人。
基本字义
莺(鶯)yīng(一ㄥ)
1、〔黄莺〕即“黄鹂”。
2、〔夜莺〕文学上指“歌鸲”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3、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莺歌燕舞。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