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是处
基本解释
词条:『一无是处』
拼音:yī wú shì chù
注音:一 ㄨˊ ㄕˋ ㄔㄨˋ
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一无是处动宾式;作谓语、补语、宾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运用示例: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精选例句
1、这只妖怪出生在百草谷,一无是处,喜欢牵人类的手,为了一个姑娘的愿望,离开了不能离开的地方。
2、花钱请客还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真是。
3、老师批评小李在学习上一无是处。
4、我们常常教育别人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可是我们却无法做到,我常常听到离职以后的员工说起原来服务的公司,便骂声不绝;一个老板提及曾经为他服务过的职员也说得一无是处。
5、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人无所不能,就好像也不可能有人一无是处一样…
近义词:一无可取
反义词:完美无缺、尽善尽美、未可厚非、十全十美
基本字义
一yī(一)
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3、全;满: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6、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7、乃;竞:一至于此。
8、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9、或者:一胜一负。
10、初次:一见如故。
11、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字义
无(無)wú(ㄨˊ)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基本字义
是shì(ㄕˋ)
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姓。
基本字义
处(處)chǔ(ㄔㄨˇ)
1、居住:穴居野处。
2、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决定,决断:处理。
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止,隐退:处暑。
其他字义
处(處)chù(ㄔㄨˋ)
1、地方:处处。处所。
2、点,部分:长(cháng)处。好处。
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中英翻译
翻译:neither rhyme nor reason
neither rhyme nor reason既无音韵又无情节, 一无是处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国统一战线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八字还没有一撇 拔戟成一队 八十一元士 八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