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
基本解释
词条:『子虚乌有』
拼音:zǐ xū wū yǒu
注音:ㄗˇ ㄒㄨ ㄨ 一ㄡˇ
解释: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子虚乌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运用示例: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子虚乌有之习也。◎ 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精选例句
1、与子虚乌有的谈资不同,真正让甲壳虫乐队与众不同的是他们之间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新鲜的声音,当然还有人们认可的、创作美妙音乐唱片的能力。
2、这个传言也许和其他的一样是真的,但也许只是子虚乌有。
3、所有黑尔舍姆的人都有一些这样的小秘密——我们在子虚乌有中制造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可以带着我们自己的恐惧和渴望独自前往的地方。
4、如果电视购物企业为产品捏造一个子虚乌有的生产企业,消费者只能是申诉无门。
5、我对人生的看法是:虽然人的一生大起大落,有着明显的变化,但是,它又是子虚乌有,是梦幻,是游云。
古代诗词
宋代.方岳.贺新凉/贺新郎:「俯仰之间成陈迹,亡是子虚乌有。」
宋代.方回.六言四首:「未害子虚乌有,可才疏。」
清代.蒋士铨.清平乐二首 其一:「子虚乌有,真个消魂否。」
清代.蒋士铨.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五:「子虚乌有,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
宋代.洪适.忆吴中洛花:「待拟子虚乌有赋,东宾仍遣耳孙来。」
近义词:化为乌有、海市蜃楼
反义词:千真万确、铁证如山、勿庸置疑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虚xū(ㄒㄨ)
1、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
2、不真实的:虚伪。虚假(jiǎ)。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
3、内心怯懦:做贼心虚。
4、不自满:虚心。谦虚。虚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5、抽象的:虚词。
6、衰弱:虚弱。虚胖。虚汗。虚脱。气虚。血虚。
7、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8、古同“墟”,大丘。
9、古同“圩”,集市。
基本字义
乌(烏)wū(ㄨ)
1、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2、黑色的:乌亮。乌云。
3、无,没有:化为乌有。
4、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5、古同“呜”,呜乎。
6、姓。
基本字义
有yǒu(一ㄡˇ)
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有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其他字义
有yòu(一ㄡˋ)
1、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