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破脸子
基本解释
词条:『抓破脸子』
拼音:zhuā pò liǎn zǐ
注音:ㄓㄨㄚ ㄆㄛˋ ㄌ一ㄢˇ ㄗˇ
解释: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抓破脸子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典故出处: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近义词:抓破面皮、抓破脸皮
基本字义
抓zhuā(ㄓㄨㄚ)
1、用指或爪挠:抓挠。抓痒。
2、用手或爪拿取:抓药。抓彩。
3、捉捕:抓贼。抓间谍。
4、把握住,不放过:抓工夫。
5、特别注意,加强领导:抓重点。
6、引人注意:他一上场就抓住了观众。
基本字义
破pò(ㄆㄛˋ)
1、碎,不完整:碗打破。破灭。破旧。破败。破落。破陋。破颜(转为笑容)。破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破。
2、分裂:破裂。破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破土。
3、使损坏:破坏。破损。
4、超出:破例。破格。
5、花费,耗费:破费。破财。破产。
6、打败,打垮:破阵。破门。攻破。
7、揭穿:破案。破译。破获。
基本字义
脸(臉)liǎn(ㄌ一ㄢˇ)
1、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脸颊。脸孔。脸形(亦作“脸型”)。脸色。脸谱。
2、物体的前部:鞋脸儿。门脸儿。
3、体面,面子,颜面:脸面。脸皮。脸软。丢脸。赏脸。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