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昼伏夜行

基本解释

词条:『昼伏夜行』

拼音:zhòu fú yè xíng

注音:ㄓㄡˋ ㄈㄨˊ 一ㄝˋ ㄒ一ㄥˊ

解释: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昼伏夜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秘密赶路。

典故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运用示例: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 陈毅《寄友》

近义词:昼伏夜动、昼伏夜游

反义词:日夜兼程

基本字义

昼(晝)zhòu(ㄓㄡˋ)

1、白天:昼夜。白昼(白天)。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yè(一ㄝˋ)

1、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xíng)。夜战。

基本字义

háng(ㄏㄤˊ)

1、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3、步行的阵列。

4、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5、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6、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7、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他字义

xíng(ㄒ一ㄥˊ)

1、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3、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4、从事:进行。

5、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6、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8、可以:不学习不行。

9、能干:你真行。

10、将要:行将毕业。

11、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12、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13、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白昼 半上日昼 变昼草 旦昼 当昼 彻昼 出昼 连昼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