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众口铄金

基本解释

词条:『众口铄金』

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注音:ㄓㄨㄥˋ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一ㄣ

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众口铄金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

典故出处:《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运用示例: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精选例句

1、虽然永远无法搞清为什么希拉里的言辞会引发众怒,但经过六到七个星期的反复报道,这似乎成了众口铄金的事实。
2、如果你播撒引发的种子,人们将对你众口铄金。
3、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一个人的名声,是,众口铄金的。
5、谣言可以惑众,也可以杀人,一个人造出的谣言,众人都去说,就会,众口铄金。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
宋代.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百年过隙古所叹,众口铄金胡不归。」
先秦.先秦无名.国语引谚:「众口铄金。」
宋代.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众口铄金虽可畏,三人成虎我犹疑。」
清代.丘逢甲.放生鹅歌:「众口铄金况一鹅!道高固应生群魔。」

近义词:积毁销骨、人言可畏

基本字义

众(衆)zhòng(ㄓㄨㄥˋ)

1、许多:与“寡”相对:众人。众多。众矢之的。芸芸众生。

2、许多人:大众。群众。民众。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擎易举。

基本字义

kǒu(ㄎㄡˇ)

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3、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4、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5、破裂的地方:口子。

基本字义

铄(鑠)shuò(ㄕㄨㄛˋ)

1、熔化金属: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2、消毁,消损:“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

3、同“烁”。

基本字义

jīn(ㄐ一ㄣ)

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5、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

7、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

8、中国朝代名:金代。

9、姓。

中英翻译

翻译:public clamour can confound right and wrong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众 安众 白黑众 百众 兵众 比众 边众 部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