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至死不悟

基本解释

词条:『至死不悟』

拼音:zhì sǐ bù wù

注音:ㄓˋ ㄙˇ ㄅㄨˋ ㄨˋ

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至死不悟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精选例句

1、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2、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写《陶庵梦忆》那位),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3、世人致目虚幻,无不叩头焚香,,枯坐禅定,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可悲可叹矣。
4、这哪算?不过是几个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5、静坐数十载,默背万卷经,固执以坐,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实可悲可叹矣。

古代诗词

宋代.徐积.富贵篇答李令:「呜呼哀哉可叹伤,至死不悟犹陆梁。」

近义词:顽固不化、执迷不悟

反义词:悔过自新、顿悟前非、痛定思痛

基本字义

zhì(ㄓˋ)

1、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基本字义

sǐ(ㄙˇ)

1、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2、不顾生命: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3、固执,坚持到底: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4、无知觉:睡得死。

5、不活动,不灵活:死结。死理。死板。

6、不通达:死胡同。死路一条。

7、过时,失去作用:死文字。

8、极,甚:乐死人。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wù(ㄨˋ)

1、理解,明白,觉醒:醒悟。领悟。参(cān)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拜至 必至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悲喜交至 北至 坌至 备至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