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女娲补天

基本解释

词条:『女娲补天』

拼音:nǚ wā bǔ tiān

注音:ㄋㄩˇ ㄨㄚ ㄅㄨˇ ㄊ一ㄢ

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女娲补天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典故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运用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了观师绣观音赞:「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宋代.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或者女娲补天余,却下青冥遗耳珠。」
宋代.胡仲弓.晋安城东温泉:「女娲补天愁天破,石底知年埋宿火。」
明代.李东阳.长江行:「女娲补天不补地,山崩谷罅漏百川。」
明代.陆师道.张公洞:「女娲补天馀碨垒,积之厚地藏精灵。」

近义词:炼石补天

基本字义

nǚ(ㄋㄩˇ)

1、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女。

2、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其他字义

rǔ(ㄖㄨˇ)

1、古同“汝”,你。

基本字义

娲(媧)wā(ㄨㄚ)

1、〔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帝王,她曾炼五色石补天。

2、(媧)

基本字义

补(補)bǔ(ㄅㄨˇ)

1、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2、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3、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基本字义

tiān(ㄊ一ㄢ)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天气。天冷。

4、季节,时节:冬天。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7、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女 爱女 榜女 吧女 白水素女 班家女师 罢女 白毛女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