炰凤烹龙
基本解释
词条:『炰凤烹龙』
拼音:páo fèng pēng lóng
注音:ㄆㄠˊ ㄈㄥˋ ㄆㄥ ㄌㄨㄥˊ
解释: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炰凤烹龙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典故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我听得朱门里奏笙歌,相府内夜排筵宴,炰凤烹龙。”
古代诗词
近现代.沈祖棻.减字木兰花 成渝纪闻四首 其一:「炰凤烹龙,风味京华旧国同。」
近现代.金天羽.海军行乐词 其三:「炰凤烹龙斫锦鳞,留犁挠酒醉香宾。」
明代.庄昶.感昔:「只今回首金陵地,炰凤烹龙去合迟。」
近义词:烹龙炮凤、炮凤烹龙
基本字义
炰páo(ㄆㄠˊ)
1、〔炰烋(xiū)〕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
2、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
其他字义
炰fǒu(ㄈㄡˇ)
1、蒸煮:“炰鳖鲜鱼。”
基本字义
凤(鳳)fèng(ㄈㄥˋ)
1、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2、姓。
基本字义
烹pēng(ㄆㄥ)
1、煮:烹调(tiáo)(烹炒调制)。烹饪。烹茶。
2、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