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披肝沥血

基本解释

词条:『披肝沥血』

拼音:pī gān lì xuè

注音: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ㄒㄩㄝˋ

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披肝沥血作谓语、定语;指竭尽忠诚。

典故出处: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近义词:披肝沥胆

基本字义

pī(ㄆ一)

1、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2、穿戴:披挂。披甲。

3、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4、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基本字义

gān(ㄍㄢ)

1、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2、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基本字义

沥(瀝)lì(ㄌ一ˋ)

1、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沥血(滴血为誓,示必报之仇)。呕心沥血。

2、滤,漉:沥酒。

3、液体的点滴:余沥。沥液(喻文章、言论的精华)。

基本字义

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秉笏披袍 长披巾 敷披 分披 捣虚披吭 猖披 翻披 发瞽披聋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