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匿影藏形

基本解释

词条:『匿影藏形』

拼音:nì yǐng cáng xíng

注音:ㄋ一ˋ 一ㄥˇ ㄘㄤˊ ㄒ一ㄥˊ

解释:隐藏形迹,不露真相。也比喻躲藏起来,不公开活动。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匿影藏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躲藏起来,不公开活动。

典故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运用示例: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近义词:销声匿迹

反义词:招摇过市、原形毕露、粉墨登场

基本字义

nì(ㄋ一ˋ)

1、隐藏,躲藏:隐匿。藏匿。匿名。销声匿迹。

基本字义

yǐng(一ㄥˇ)

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

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

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基本字义

cáng(ㄘㄤˊ)

1、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其他字义

zàng(ㄗㄤˋ)

1、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臟”。

基本字义

xíng(ㄒ一ㄥˊ)

1、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2、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3、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4、对照,比较:相形见绌。

5、状况,地势:形势。

6、古同“型”,模子。

7、古同“刑”,刑罚。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包荒匿瑕 百匿 蔽匿 閟匿 避匿 贬匿 布匿战争 告匿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