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趋时附势

基本解释

词条:『趋时附势』

拼音:qū shí fù shì

注音:ㄑㄨ ㄕˊ ㄈㄨˋ ㄕˋ

解释: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趋时附势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典故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 经史二》:“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

运用示例:指亲托故厮还,趋时附势故相干。◎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

近义词:趋时奉势

基本字义

趋(趨)qū(ㄑㄨ)

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3、鹅或蛇伸头咬人。

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其他字义

趋(趨)cù(ㄘㄨˋ)

1、古同“促”,催促;急速。

基本字义

时(時)shí(ㄕˊ)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3、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6、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9、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11、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12、姓。

基本字义

fù(ㄈㄨˋ)

1、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2、同意,赞同:随声附和。附议。

3、捎带:“一男附书至”。

4、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5、依从: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基本字义

势(勢)shì(ㄕˋ)

1、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2、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败趋 拜趋 奔趋 避趋 变趋 不趋事 不趋 步趋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