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一口
基本解释
词条:『如出一口』
拼音:rú chū yī kǒu
注音:ㄖㄨˊ ㄔㄨ 一 ㄎㄡˇ
解释: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如出一口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典故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运用示例: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精选例句
1、周围的男生叫声,如出一口。
2、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矣。
3、众人如出一口,道:“铁定是!还看见了睿亲王府!”。
4、这件事我问过几个人,如出一口,都说不知道。
5、但是现在刚刚适应了魔禁又来到死神,这种感觉又萦绕在乌尔的心头,缓缓如出一口浊气“不管了!顺应自然吧,现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
近义词: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反义词:众说纷纭
基本字义
如rú(ㄖㄨˊ)
1、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到,往:如厕。
5、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与,和:“公如大夫入”。
8、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表示举例:例如。
11、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姓。
基本字义
出(齣)chū(ㄔㄨ)
1、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4、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5、发生:出事。
6、显露:出现。出名。
7、超过: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来到:出席。出勤。
9、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显得量多:这米出饭。
11、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出问题。
12、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基本字义
一yī(一)
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3、全;满: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6、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7、乃;竞:一至于此。
8、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9、或者:一胜一负。
10、初次:一见如故。
11、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字义
口kǒu(ㄎㄡˇ)
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3、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4、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5、破裂的地方: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