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仁人志士

基本解释

词条:『仁人志士』

拼音:rén rén zhì shì

注音:ㄖㄣˊ ㄖㄣˊ ㄓˋ ㄕˋ

解释: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仁人志士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运用示例: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奇勋伟绩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恸。」
宋代.文天祥.言志:「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清代.张洵佳.望首阳山:「古来仁人志士矢节捐躯时,或有龙泉饮鸩酒。」
清代.姚椿.钱南园通政画马:「仁人志士各怀抱,高山大川终瞀迷。」

近义词:志士仁人

反义词:害群之马

基本字义

rén(ㄖㄣˊ)

1、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姓。

基本字义

rén(ㄖㄣˊ)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2、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字义

志(誌)zhì(ㄓˋ)

1、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2、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3、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4、记号:标志。

5、〈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6、姓。

基本字义

shì(ㄕˋ)

1、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2、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3、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4、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5、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6、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7、姓。

中英翻译

翻译: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安仁 白仁 伯仁 伯仁由我而死 不仁 不仁起富 不仁之器 冈仁波齐峰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