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于事
基本解释
词条:『无补于事』
拼音:wú bǔ yú shì
注音:ㄨˊ ㄅㄨˇ ㄩˊ ㄕˋ
解释: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规用法:无补于事作谓语;用于口语。
典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精选例句
1、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着,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2、他虽然竭尽人事,但无补于事。
3、曼丽既没有天才,格调也不高,虽说虚荣心促使她刻苦用功,但是同样也造成了她一脸的女才子气派和的态度。有了这种气派和态度,即使她的修养再好些也无补于事,何况她不过。
4、当人们觉得同情也无补于事后,对它也就厌倦了。
5、他的病情相当严重,要赶快送医院,着急是无补于事的。
近义词:于事无补
反义词:大有裨益
基本字义
无(無)wú(ㄨˊ)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基本字义
补(補)bǔ(ㄅㄨˇ)
1、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2、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3、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基本字义
于yú(ㄩˊ)
1、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姓。
基本字义
事shì(ㄕˋ)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