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契
基本解释
词条:『忘年之契』
拼音:wàng nián zhī qì
注音:ㄨㄤˋ ㄋ一ㄢˊ ㄓ ㄑ一ˋ
解释: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忘年之契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典故出处:唐 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运用示例:予在京师,辱忘年之契,论诗文一字不轻放过。◎ 清·王士秅《池北偶谈·谈艺三·李侍郎》
近义词:忘年之好、忘年之交、忘年交
基本字义
忘wàng(ㄨㄤˋ)
1、不记得,遗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基本字义
年nián(ㄋ一ㄢˊ)
1、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
2、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
3、一年的开始:年节。新年。
4、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画。年礼。年货。
5、时期,时代: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
6、收成:年成。年景。年谨。荒年。
7、岁数: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
8、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
9、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姓。
基本字义
之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契qì(ㄑ一ˋ)
1、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
2、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3、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
4、〔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
其他字义
契qiè(ㄑ一ㄝˋ)
1、古同“锲”,用刀子刻。
其他字义
契xiè(ㄒ一ㄝˋ)
1、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