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病骨支离

基本解释

词条:『病骨支离』

拼音:bìng gǔ zhī lí

注音:ㄅ一ㄥˋ ㄍㄨˇㄍㄨ ㄓ ㄌ一ˊ

解释: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诗病骨支离纱帽宽。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宋代.陆游.龟堂独酌:「天生我辈初何用,病骨支离又过秋。」
宋代.陆游.晚秋野兴:「病骨支离不耐秋,今年九月即轻裘。」
元代.刘敏中.满江红 病中又次前韵:「病骨支离羁思乱,此情正要公料理。」
元代.陆文圭.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 春雪词:「叹病骨支离,别怀萧索,空负年华。」

基本字义

bìng(ㄅ一ㄥˋ)

1、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2、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

3、损害,祸害:祸国病民。

4、不满,责备:诟病。

5、烦躁,担忧:“郑人病之”。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gū(ㄍㄨ)

1、〔骨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基本字义

zhī(ㄓ)

1、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受得住:乐不可支。

3、领款或付款:支付。

4、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量词:一支笔。

基本字义

离(離)lí(ㄌ一ˊ)

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

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

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5、古同“罹”,遭受。

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姓。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滋病 暗病 饱病 百合病 八病 八病九痛 罢病 白血病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