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恻隐之心

基本解释

词条:『恻隐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注音:ㄘㄜˋ 一ㄣˇ ㄓ ㄒ一ㄣ

解释: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恻隐之心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典故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运用示例: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精选例句

1、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2、昂山素姬,这位在最近的20年里度过了14年监禁生活的反对党领导人,曾恳请耶特沃离开,但当耶特沃表示他身体太难受而无法再游回湖对岸后,她动了恻隐之心。
3、李诗诺看着许阳衣服,身上也没有任何武器,虽然的方式很奇怪,但是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4、她需要—一些人毕生需要的一些东西—一种抑郁之情来绵绵不绝地撩拨她,以此来增添她的品格,并使她可以有恻隐之心。
5、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古代诗词

元代.马钰.战掉丑奴儿:「恻隐之心达玉京。」

近义词:落井下石

反义词:铁石心肠、落井下石

基本字义

恻(惻)cè(ㄘㄜˋ)

1、悲痛:恻隐。恻怛(忧伤)。恻恻(悲痛的样子)。凄恻。恻然。

基本字义

隐(隱)yǐn(一ㄣˇ)

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其他字义

隐(隱)yìn(一ㄣˋ)

1、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基本字义

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xīn(ㄒ一ㄣ)

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2、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3、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哀恻 悲恻 恻悷 恻悯 恻念 恻凄 恻切 恻然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