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不言不语

基本解释

词条:『不言不语』

拼音:bù yán bù yǔ

注音:ㄅㄨˋ 一ㄢˊ ㄅㄨˋ ㄩˇ

解释:不说话,闷声不响。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不言不语联合式;作谓语;指闷声不响。

典故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运用示例:王中见母子说话没缝,只得起来。不言不语,走到前厅,看见主人灵柩。◎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

精选例句

1、我一度认为颓废里含有高度的忠诚,而幻灭,无疑是一种痛快的自虐,不屑与笑眯眯的世俗体制多费唇舌,遂转过头去,不言不语,调自己的酒,把生命调成只有自己才喝得出来的具有甜酒味的死亡。
2、我的印象是发言的内容已经带有责难的意味,发言的态度也愈发无所顾忌,矛头直指杜邦先生,而他则手捻胡须,端坐在扶手椅中,几乎不言不语。
3、你不言不语只放下杯盏就此离席吗。
4、曹长卿放下那只拈子的手,笑而不言不语,好像认输了。
5、她精神恍惚、不言不语,情绪非常不安。对她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古代诗词

宋代.晁端礼.一落索:「不言不语只偎人,满眼里、汪汪地。」
宋代.毛滂.清平乐:「恰似云屏半醉,不言不语多时。」
宋代.蜀妓.鹊桥仙:「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宋代.周邦彦.诉衷情:「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近义词:不声不响

反义词:绘影绘声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yán(一ㄢˊ)

1、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姓。

基本字义

语(語)yǔ(ㄩˇ)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yù(ㄩˋ)

1、告诉:不以语人。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博不专 安不忘虞 闇室不欺 按甲不出 按甲不动 按纳不下 熬不过 熬不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