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鼓馁旗靡

基本解释

词条:『鼓馁旗靡』

拼音:gǔ něi qí mí

注音:ㄍㄨˇ ㄋㄟˇ ㄑ一ˊ ㄇ一ˊ

解释: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字义

馁(餒)něi(ㄋㄟˇ)

1、饥饿:冻馁。

2、没有勇气:气馁。自馁。馁怯。

3、鱼腐烂:“鱼馁而肉败”。

基本字义

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基本字义

mí(ㄇ一ˊ)

1、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

2、分散:靡散(消灭)。

3、古同“糜”,糜烂。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饱鼓鼓 梆鼓 迸鼓 八角鼓 白鼓钉 败鼓皮 板鼓 暴鼓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