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丢盔卸甲

基本解释

词条:『丢盔卸甲』

拼音:diū kuī xiè jiǎ

注音:ㄉ一ㄡ ㄎㄨㄟ ㄒ一ㄝˋ ㄐ一ㄚˇ

解释: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丢盔卸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运用示例: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元·孔文卿《东窗事发》第一折

近义词: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反义词:横扫千军、旗开得胜

基本字义

diū(ㄉ一ㄡ)

1、失去,遗落:丢失。丢人。丢盔卸甲。

2、放下,抛开:丢弃。丢卒保车(jū)。

基本字义

kuī(ㄎㄨㄟ)

1、用来保护头的帽子,多用金属制成:头盔。钢盔。盔甲。

2、形状像盔或半个球形的:帽盔儿。盔头(“头”读轻声)。

3、盆子一类的器皿:瓦盔。

基本字义

xiè(ㄒ一ㄝˋ)

1、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卸车。卸装(演员除去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卸妆(妇女除去身上的装饰)。拆卸。

2、解除,不肯承担:卸任。卸肩(卸去肩上的负担,喻卸掉责任)。推卸。

基本字义

jiǎ(ㄐ一ㄚˇ)

1、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2、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

3、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4、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甲。甲兵。甲士。

5、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甲板。装甲车。

6、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

7、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甲。

8、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甲。甲长。

9、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

10、古同“胛”,肩胛。

中英翻译

翻译:throw away everything when fleeing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必丢不搭 必丢仆答 必丢疋搭 丢眼 丢轮扯炮 丢帽落鞋 丢下钯儿弄扫帚 丢尽脸面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