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
基本解释
词条:『门外汉』
拼音:mén wài hàn
注音:ㄇㄣˊ ㄨㄞˋ ㄏㄢˋ
解释:指外行人。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门外汉偏正式;作宾语;指外行人。
典故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竺证悟法师》:“‘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说:‘是门外汉耳。’”
运用示例:起初如果只作门外汉,随他谈什么,也不至出丑。◎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精选例句
1、你以为这世上有多少人是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谁一开始都是门外汉。
2、另一类是溜进门的,张张望望,忽见门内又有一门,欣然力推而出——那是后门,成了后门的门外汉。
3、有位男士是一名证券经纪人,一直是艺术的门外汉,却从此脱胎换骨。
4、兴致勃勃的中国考察团最后很可能沦为走马看花的观光团,大伙只能当看热闹的门外汉,根本无法深入地挖掘任何宝藏。
5、就我这门外汉的印象,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似乎是个堆满历史尘埃、阴谋诡计横行的伏魔殿。
古代诗词
宋代.潘兴嗣.秦人洞:「绿竹横溪鸡犬静,不知门外汉山川。」
明代.张家玉.军中遗稿 读史十首 其四:「宣阳门外汉重围,日落华林掩夕晖。」
明代.黎遂球.湖上寄梁未央:「须知门外汉,一旦思排闼。」
清代.殷葆诚.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其韵 其九 老丐:「笑我永为门外汉,问谁能识市中人。」
清代.李寄.呈敬寺某大师二首 其一:「我是如来门外汉,不须参我赵州禅。」
近义词:外行人
基本字义
门(門)mén(ㄇㄣˊ)
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2、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3、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4、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门长子。
5、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6、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7、量词:一门大炮。
8、姓。
基本字义
外wài(ㄨㄞˋ)
1、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外合。外行(háng)。
2、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4、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5、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6、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关系疏远的:外人。
8、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基本字义
汉(漢)hàn(ㄏㄢˋ)
1、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2、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3、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①汉族人;②指汉代的人)。
4、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①汉代的隶书。②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中英翻译
翻译:layman; stranger
layman*['leimәn]
n. 俗人, 门外汉, 凡人
【医】 外行, 业外人
【经】 外行
stranger*['streindʒә]
n. 陌生人, 门外汉
【法】 局外人, 非当事人, 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