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民胞物与

基本解释

词条:『民胞物与』

拼音:mín bāo wù yǔ

注音:ㄇ一ㄣˊ ㄅㄠ ㄨˋ ㄩˇ

解释: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民胞物与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典故出处: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运用示例: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古代诗词

元代.凌云翰.报德诗为郭伯瑆赋:「民胞物与意,砭订愚以顽。」
明代.蔡清.画图景:「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明代.王佐(汝学.南溟奇甸歌:「民胞物与分形骸,是盖分殊而理一恒该。」
明代.成鹫.送刘东溪北上谒诠:「婴儿索乳饥待餐,民胞物与应相关。」
明代.徐溥.奉制文武诗 其六:「民胞物与皆吾分,一视应同万里仁。」

基本字义

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

基本字义

bāo(ㄅㄠ)

1、〔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2、同一父母所生的:胞兄。胞妹。同胞(①同父母所生的;②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胞波(缅语同胞和亲戚的意思,缅甸人习惯用来称呼中国人,以表示亲切)。

基本字义

wù(ㄨˋ)

1、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2、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3、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基本字义

与(與)yǔ(ㄩˇ)

1、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给:赠与。与人方便。

3、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其他字义

与(與)yù(ㄩˋ)

1、参加:参与。与会。

其他字义

与(與)yú(ㄩˊ)

1、同“欤”。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民恤物 安民 安民榜 安民济物 安土息民 案户比民 敖民 备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