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白苇
基本解释
词条:『黄茅白苇』
拼音:huáng máo bái wěi
注音:ㄏㄨㄤˊ ㄇㄠˊ ㄅㄞˊ ㄨㄟˇ
解释:本指盐碱地里生长的茅草和芦苇。后比喻平庸之人或物。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黄茅白苇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典故出处: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古代诗词
宋代.管鉴.水龙吟:「天为凄凉,暂时遮尽,黄茅白苇。」
近现代.钱钟书.留别学人:「黄茅白苇胜前笑,积李崇桃付后栽。」
宋代.张嵲.新春有感:「暖景暄风似春日,黄茅白苇是殊方。」
明代.刘基.再用前韵:「黄茅白苇弃贤良,赤绂玄裳宠狞獝。」
宋代.汪元量.秦岭:「红树青烟秦祖陇,黄茅白苇汉家陵。」
基本字义
黄huáng(ㄏㄨㄤˊ)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5、姓。
基本字义
茅máo(ㄇㄠˊ)
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基本字义
白bái(ㄅㄞˊ)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2、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3、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4、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7、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8、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10、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13、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15、姓。
基本字义
苇(葦)wěi(ㄨㄟˇ)
1、〔芦苇〕见“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