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造反
基本解释
词条:『秀才造反』
拼音:xiù cái zào fǎn
注音:ㄒ一ㄡˋ ㄘㄞˊ ㄗㄠˋ ㄈㄢˇ
解释: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有所反抗、斗争。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秀才造反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古代诗词
近现代.聂绀弩.题青春之歌:「中国救亡须一战,秀才造反已千年。」
清代.李映棻.过随州书妖人赵光璧事:「秀才造反真怪事,投书忽起窥神器。」
近义词:文人起义
反义词:草寇招安
基本字义
秀xiù(ㄒ一ㄡˋ)
1、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秀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秀(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
2、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秀异。秀才。优秀。后起之秀。
3、美丽而不俗气:秀丽。秀劲。秀俊。秀拔(秀丽而挺拔)。清秀。秀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
4、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秀(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5、茂盛:佳木秀而繁荫。
基本字义
才(纔)cái(ㄘㄞˊ)
1、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2、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才。奇才。奴才。蠢才。
3、副词。①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基本字义
造zào(ㄗㄠˋ)
1、制作,做: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
2、瞎编:胡编乱造。捏造。
3、成就:造诣。
4、培养:造就。
5、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造。甲造。乙造。
6、到,去:造访。
7、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造。晚造。
8、时代,年代:末造。
基本字义
反fǎn(ㄈㄢˇ)
1、翻转,颠倒: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
2、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3、抵制,背叛,抗拒:反霸。
4、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反常。
5、回击,回过头来: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
6、类推: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