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血雨腥风

基本解释

词条:『血雨腥风』

拼音:xuè yǔ xīng fēng

注音:ㄒㄩㄝˋ ㄩˇ ㄒ一ㄥ ㄈㄥ

解释: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血雨腥风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运用示例: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梅岭三章》诗

精选例句

1、昔蒙羞,血雨腥风遍九州。一十四年家国恨,载史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子孙万代,警钟长鸣,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
2、这是一部描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匪患传奇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古代皇室流落民间,他携带秘藏的古代镇国之宝重现世面,引起了一场江湖的血雨腥风。
3、清城道教以此为借口,开始清除佛教中的败类,以此发展壮大自己,并在江湖引起了血雨腥风……
4、男生迷金庸梁羽生,在武侠世界里血雨腥风;女生追琼瑶席绢,在情天恨海里。
5、任你血雨腥风,我自静若处子。

古代诗词

近现代.陈毅.梅岭三章:「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近现代.谢龙升.东望五续:「中原满目起干戈,血雨腥风叹奈何。」
近现代.薛青萍.文革杂诗 其一:「血雨腥风惨绝伦,岁寒赢得卧云身。」
近现代.王用宾.满江红·誓死收回山西矿权,悼念李培仁君:「遗珠完璧归何日,血雨腥风葬无地。」
清代.洪繻.中东感事:「血雨腥风处处流,蓬莱真个作蓬邱。」

近义词:腥风血雨

反义词:天下太平

基本字义

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基本字义

yǔ(ㄩˇ)

1、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其他字义

yù(ㄩˋ)

1、下雨,落下:雨雪。

基本字义

xīng(ㄒ一ㄥ)

1、像鱼的气味:腥气。血腥。腥膻。腥秽。腥臭。腥臊。腥风血雨。

2、鱼或肉一类的食品:荤腥。

3、生肉:“君赐腥,必熟而蔫之”。

基本字义

风(風)fēng(ㄈㄥ)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姓。

其他字义

风(風)fěng(ㄈㄥˇ)

1、古同“讽”,讽刺。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白花心血 白血 白血病 白血球 败血 败血病 败血症 杯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