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饮恨吞声

基本解释

词条:『饮恨吞声』

拼音:yǐn hèn tūn shēng

注音:一ㄣˇ ㄏㄣˋ ㄊㄨㄣ ㄕㄥ

解释: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饮恨吞声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古代诗词

唐代.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汉土民皆没为虏,饮恨吞声空嗢咽。」
元代.白朴.石州慢 丙寅九日,期扬翔卿不至,书怀用少:「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
近现代.卢前.摸鱼子 题史督部绝笔家书后:「只饮恨吞声,与城共命,先不负臣节。」
明代.石宝.紫丝怨:「萱花堂前一见君,饮恨吞声隔生死。」

近义词:饮气吞声

基本字义

饮(飲)yǐn(一ㄣˇ)

1、喝,又特指喝酒:饮水思源。饮酒。饮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饮鸩止渴。

2、指可喝的东西:冷饮。饮料。饮食。

3、中医汤剂的一种类型:香苏饮。饮子(不规定时间服用的汤剂)。

4、中医学指体内水液传输不利停于腹腔或四肢的病症:痰饮。悬饮。溢饮。

5、含忍:饮恨。饮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

6、隐没(mò):饮羽。

基本字义

hèn(ㄏㄣˋ)

1、怨,仇视: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2、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恨事。悔恨。遗恨。抱恨终天。

基本字义

tūn(ㄊㄨㄣ)

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

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鼻饮 白饮 避暑饮 鳖饮 宾饮 布饮 畅饮 倡饮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