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一丁不识

基本解释

词条:『一丁不识』

拼音:yī dīng bù shí

注音:一 ㄉ一ㄥ ㄅㄨˋ ㄕˊ

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一丁不识作谓语、定语;指不识字。

典故出处:《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运用示例: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古代诗词

宋代.任翔龙.沁园春:「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一丁不识,富贵何为。」
宋代.吴编修.八声甘州:「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
宋代.仇远.初冬郊行:「一丁不识多牛者,应笑书田事笔耕。」
宋代.李昴英.南华寺五首:「体用圆明皆宝相,一丁不识却心通。」
宋代.徐钧.侯思止:「一丁不识望台官,獬豸如何可并冠。」

近义词:目不识丁

反义词:学富五车

基本字义

yī(一)

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3、全;满: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6、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7、乃;竞:一至于此。

8、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9、或者:一胜一负。

10、初次:一见如故。

11、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字义

dīng(ㄉ一ㄥ)

1、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成年男子。

3、人口。

4、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其他字义

zhēng(ㄓㄥ)

1、〔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识(識)shí(ㄕˊ)

1、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识途老马。

2、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其他字义

识(識)zhì(ㄓˋ)

1、记住:博闻强识。

2、标志,记号。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国统一战线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八字还没有一撇 拔戟成一队 八十一元士 八十一章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