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人耳目
基本解释
词条:『掩人耳目』
拼音:yǎn rén ěr mù
注音:一ㄢˇ ㄖㄣˊ ㄦˇ ㄇㄨˋ
解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掩人耳目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运用示例: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掩人耳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精选例句
1、监守自盗的警卫用苦肉计掩人耳目,没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绽。
2、议会内部存在许多团体,但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骗过那些愚蠢的人。
3、据埃及官方调查显示,波哈特当年是用粘土覆盖半身像,掩人耳目偷运出埃及,并转移到德国的。
4、他眼见事跡败漏,已经无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认罪。
5、他们把树上的叶子清理好,让光线照射进来,然后在树的躯干旁种植,以此掩人耳目,逃避打击毒品部门的侦查。
近义词:欲盖弥彰、狡兔三窟
反义词:原形毕露、众目昭彰、众目睽睽
基本字义
掩yǎn(一ㄢˇ)
1、遮蔽,遮盖: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2、关,合:掩闭。掩门。掩卷。
3、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
4、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掩杀。掩击。掩袭。
基本字义
人rén(ㄖㄣˊ)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2、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字义
耳ěr(ㄦˇ)
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3、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4、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6、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基本字义
目mù(ㄇㄨˋ)
1、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2、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3、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5、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6、标题:目录。
7、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8、孔眼:网目。
9、指为首的人:头目。
中英翻译
翻译:deceive the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