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纸醉金迷

基本解释

词条:『纸醉金迷』

拼音:zhǐ zuì jīn mí

注音:ㄓˇ ㄗㄨㄟˋ ㄐ一ㄣ ㄇ一ˊ

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纸醉金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宋 陶穀《清异录 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运用示例:我来到日本不久,听的不多,见的不广,但在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纷乱生活中,有些事物给我的刺激特别深。◎ 杨朔《樱花雨》

精选例句

1、与妓院生活相联系的,无论是扬州,还是上海,都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只不过在嫖客眼里,上海的都市繁华更眩目,更刺激。
2、历史已经终结,人们将在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中获得善终。
3、一出纸醉金迷闹剧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出纸醉金迷闹剧一袭染尽红尘的衣花腔宛转着应和陈年的曲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4、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5、但是,过去总把犯罪动机千篇一律归结为个人原因,比如为了流连纸醉金迷去图财害命,或出于庸俗不堪的艳事而杀人,庶几乎成为一种公式,没有特殊性。

古代诗词

清代.潘飞声.摸鱼儿:「怕纸醉金迷,忘了娉婷意。」
清代.王鹏运.唐多令 四月初九日作:「纸醉金迷谁会得。」
近现代.张克家.解语花 其一 题罗两峰鬼趣图:「归去来,纸醉金迷,早赋无家别。」
近现代.林庚白.锦堂春慢 雨窗书感:「起看小楼外,纸醉金迷,夜色沉浮。」
近现代.胡雪抱.吴城旅舍同仲兄苏存宿舟中之句:「百年纸醉金迷地,听厌渔郎说古今。」

近义词: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灯红酒绿

反义词:质朴无华

基本字义

纸(紙)zhǐ(ㄓˇ)

1、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

2、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纸空文。

基本字义

zuì(ㄗㄨㄟˋ)

1、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醉汉。醉鬼。醉意。醉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醉生梦死。醉翁之意不在酒。

2、沉迷,过分爱好:醉心。沉醉。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用酒泡制的:醉枣。醉虾。醉蟹。

基本字义

jīn(ㄐ一ㄣ)

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5、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

7、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

8、中国朝代名:金代。

9、姓。

基本字义

mí(ㄇ一ˊ)

1、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

2、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迷恋。入迷。

3、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迷。革新迷。

4、使人陶醉:景色迷人。

中英翻译

翻译:live a luxury and dissipation life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矮纸 八都纸 八行纸 白报纸 白鹿纸 白麻纸 白纸 柏油纸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