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斩草除根

基本解释

词条:『斩草除根』

拼音:zhǎn cǎo chú gēn

注音:ㄓ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

解释: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斩草除根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典故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运用示例: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精选例句

1、留下就是他的大患,朝廷之中倾向他的人太多,势必要铲除了,而且要斩草除根,连带着他周围的那些杂草一并拔出。
2、赌博歪风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应该斩草除根,彻底禁止。
3、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4、连续将四人击杀,斩草除根!这种事情若放在一个月前,慕寒简直不敢想象,在地球上时,他别说杀人了,连鸡都没有杀过。
5、须知今日,便让我们斩草除根,!

近义词:赶尽杀绝、养虎遗患、除恶务尽、寸草不留、消灭净尽、鸡犬不留

反义词:放虎归山、姑息养奸、纵虎归山、后患无穷、贻害无穷

基本字义

斩(斬)zhǎn(ㄓㄢˇ)

1、砍断: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

基本字义

cǎo(ㄘㄠˇ)

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2、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3、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4、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①指汉字草书;②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7、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基本字义

chú(ㄔㄨˊ)

1、去掉: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

2、改变,变换: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3、不计算在内:除非。除外。

4、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除法。

5、台阶:阶除。庭除。

6、任命官职: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基本字义

gēn(ㄍㄣ)

1、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根植。根茎。根瘤。根毛。根雕。须根。块根。扎根。叶落归根。

2、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根底。根基。墙根儿。

3、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4、彻底:根除。根究。根治。

5、依据,作为根本:根椐。

6、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根筷子。

7、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8、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9、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根。硫酸根。

中英翻译

翻译: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 remove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跋队斩 白斩鸡 不斩 不斩眼 格斩 抄斩 俘斩 服斩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