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内修外攘

基本解释

词条:『内修外攘』

拼音:nèi xiū wai rǎng

注音:ㄋㄟˋ ㄒ一ㄡ ˙ㄨㄞ ㄖㄤˇ

解释: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内修外攘作宾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典故出处: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古代诗词

宋代.真宗.宁宗朝享三十五首:「信赏必罚,内修外攘。」
明代.程敏政.送刘职方时雍赴福建参政巡视海道:「内修外攘君所谙,好遣耕桑罢刁斗。」

基本字义

nèi(ㄋㄟˋ)

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其他字义

nà(ㄋㄚˋ)

1、古同“纳”,收入;接受。

基本字义

xiū(ㄒ一ㄡ)

1、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剪或削:修剪。

4、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长(cháng),高:修长。

8、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姓。

基本字义

wài(ㄨㄞˋ)

1、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外合。外行(háng)。

2、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4、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5、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6、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关系疏远的:外人。

8、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基本字义

rǎng(ㄖㄤˇ)

1、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2、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3、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4、捋:攘袂。攘臂。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安内 安庆内军械所 奥内 巴布亚新几内亚 白内障 拜内 暴内 北内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