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歧路
基本解释
词条:『徘徊歧路』
拼音:pái huí qí lù
注音:ㄆㄞˊ ㄏㄨㄟˊ ㄑ一ˊ ㄌㄨˋ
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徘徊歧路作谓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典故出处: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若或眷恋穷城,徘徊歧路。”
古代诗词
南北朝.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三:「徘徊歧路人。」
明代.归昌世.和陶杂诗七首:「徘徊歧路旁,薄寒吹我衣。」
南北朝.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三:「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清代.屈大均.春日怀白华园:「徘徊歧路将何适,采采芳兰三叹息。」
清代.戴亨.训士吟 其十四:「步出城东门,徘徊歧路旁。」
近义词:徘徊不定
基本字义
徘pái(ㄆㄞˊ)
1、〔徘徊〕①来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徘了很久”;②犹疑不决,如“左右徘徘”。
基本字义
徊huái(ㄏㄨㄞˊ)
1、〔徘(pái)徊〕见“徘”。
基本字义
歧qí(ㄑ一ˊ)
1、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歧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歧歧”)。
2、不相同,不一致:歧义。歧视。
基本字义
路lù(ㄌㄨˋ)
1、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2、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3、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4、种类:一路货色。
5、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6、车:筚路。乘路。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