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
基本解释
词条:『南征北战』
拼音:nán zhēng běi zhàn
注音:ㄋㄢˊ ㄓㄥ ㄅㄟˇ ㄓㄢˋ
解释: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南征北战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经历的战争。
典故出处:唐 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运用示例:老子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打了十几年天下,凭什么快到手中的果子让给别人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精选例句
1、当年,他带领部队地南征北战,打了一个接一个胜仗。
2、慢慢的蹲下身来,轻轻的抚摸着这伴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的棠棣铠甲。
3、智瑶为人身材长大,美须浓髯,,智勇兼济,南征北战,,屡建奇勋,功盖诸卿。
4、毕竟大西兵南征北战多年,能入前锋军的都是劲卒,在孙可望的组织下,开始狙击滚刀卫,与李定国的亲兵汇合。
5、老一辈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近义词:九死一生、出生入死、身经百战
反义词:安家落户
基本字义
南nán(ㄋㄢˊ)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姓。
其他字义
南nā(ㄋㄚ)
1、〔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基本字义
征(徵)zhēng(ㄓㄥ)
1、远行: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
2、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
3、召集: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
4、收集:征税。征粮。
5、招请,寻求: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
6、证明,证验: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
7、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征。征候。
基本字义
北běi(ㄅㄟˇ)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其他字义
北bèi(ㄅㄟˋ)
1、古同“背”,违背,违反。
基本字义
战(戰)zhàn(ㄓㄢˋ)
1、打仗: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泛指争斗,比高下:论战。争战。
3、发抖: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