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口干舌燥

基本解释

词条:『口干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注音:ㄎㄡˇ ㄍㄢ ㄕㄜˊ ㄗㄠˋ

解释: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口干舌燥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

典故出处: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运用示例: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精选例句

1、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干舌燥的人明知水里有毒却还要喝一样。
2、一个使性子的女人,就象翻腾的浊水,纵使口干舌燥,也不愿啜饮一口。
3、像一个曾经追求了陈朗一辈子但如今已口干舌燥的情人,那么安静地坐着。
4、我们竭力要澄清误解,但是我们口干舌燥,词不达意。
5、刘董事长欲言又止,只觉口干舌燥,不停地端杯鲸饮。

近义词:舌敝唇焦

基本字义

kǒu(ㄎㄡˇ)

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3、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4、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5、破裂的地方:口子。

基本字义

干(乾)gān(ㄍㄢ)

1、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个数:若干。

8、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干将(jiàng)〕古剑名。

13、姓。

其他字义

干(幹)gàn(ㄍㄢˋ)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做:干事。说干就干。

3、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基本字义

shé(ㄕㄜˊ)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2、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3、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4、铃或释中的锤。

5、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基本字义

zào(ㄗㄠˋ)

1、干,缺少水分:干燥。燥裂。燥热。枯燥。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爱口 隘口 碍口 拗口 拗口风 拗口令 白口 帮口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