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事倥偬
基本解释
词条:『戎事倥偬』
拼音:róng shì kǒng zǒng
注音:ㄖㄨㄥˊ ㄕˋ ㄎㄨㄥˇ ㄗㄨㄥˇ
解释:军务紧迫。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戎事倥偬作谓语;指军务紧迫。
近义词:戎马倥偬
基本字义
戎róng(ㄖㄨㄥˊ)
1、古代兵器的总称。
2、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古代称兵车:御戎。
4、大:戎功。
5、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6、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7、姓。
基本字义
事shì(ㄕˋ)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服侍:事父母。
基本字义
倥kōng(ㄎㄨㄥ)
1、〔倥侗〕蒙昧无知。
其他字义
倥kǒng(ㄎㄨㄥˇ)
1、〔倥偬〕a.事情迫促,如“戎马倥倥”;b.穷困。
基本字义
偬zǒng(ㄗㄨㄥˇ)
1、〔倥(kǒng)偬〕见“倥2”。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