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都大邑
基本解释
词条:『通都大邑』
拼音:tōng dū dà yì
注音:ㄊㄨㄥ ㄉㄨ ㄉㄚˋ 一ˋ
解释: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通都大邑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大城市。
典故出处: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运用示例: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
古代诗词
宋代.姜夔.题杨冠卿客亭类稿:「正论不作世道微,通都大邑多狐狸。」
宋代.梅尧臣.送杨叔恬应北京辟:「通都大邑忽辨宝,直取不犯骊龙涎。」
明代.李存.美葛子熙:「通都大邑逢好事,罗列古雅逾玑濆。」
宋代.王庭圭.赠别刘文卿:「通都大邑多豪英,乃走穷山访微贱。」
清代.林旭.正阳关孔子庙诗:「通都大邑岂异此,啐酒礼毕门长扃。」
近义词:沃野千里、通天大邑
反义词:不毛之地、穷乡僻壤
基本字义
通tōng(ㄊㄨㄥ)
1、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2、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3、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4、往来交接: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5、普遍、全: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6、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通奸。私通。
基本字义
都dū(ㄉㄨ)
1、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3、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4、总:都为一集。
5、居:“都卿相之位”。
6、古代称头目、首领。
7、姓。
其他字义
都dōu(ㄉㄡ)
1、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基本字义
大dà(ㄉㄚˋ)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dài(ㄉㄞˋ)
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tài(ㄊㄞˋ)
1、古通“太”。
2、古通“泰”。
基本字义
邑yì(一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2、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4、古同“悒”,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