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他山之石

基本解释

词条:『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

解释: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他山之石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古代诗词

宋代.员兴宗.瑞芝:「公子世猷亦有相,他山之石何由生。」
宋代.袁燮.他山之石:「他山之石能攻玉,诗人此意宜三复。」
清代.戴亨.仲夏科东岩招饮并阅近作:「他山之石不我弃,赏奇痛饮呼大觞。」
清代.弘历.翠云砚歌:「他山之石为之碬。」

近义词:引以为戒、前车之鉴

反义词:就地取材、重蹈覆辙

基本字义

tā(ㄊㄚ)

1、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他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他杀。

2、别的,另外的:他人。他日。他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

3、虚指:睡他一觉。

基本字义

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

基本字义

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shí(ㄕˊ)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石。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姓。

其他字义

dàn(ㄉㄢˋ)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不他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顾说他事 大巽他群岛 匪他 富贵他人合 管他的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