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
基本解释
词条:『嗷嗷待哺』
拼音:áo áo dài bǔ
注音:ㄠˊ ㄠˊ ㄉㄞˋ ㄅㄨˇ
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嗷嗷待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典故出处:清 戴名世《上刘木斋先生书》:“佣书客游,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运用示例: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
精选例句
1、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这里到处是嗷嗷待哺的老百姓。
2、他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再等待着有人给他送来食物。
3、南华就是内地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尚且嗷嗷待哺,十分幼稚的市场。
4、活这么大,你没见过为了的嗷嗷待哺,而屈辱地向发号司令的女老板下跪的例子吗?
5、大姐,我和你无冤无仇,你别整我好么?我也是有身份证的人,我在地府也有职位,我上还有三岁幼儿等我,下还有八十岁老母嗷嗷待哺,别吓唬我好么?
古代诗词
元代.周霆震.蕨根叹:「嗷嗷待哺啼且号,极目山南际山北。」
清代.张鹏翮.哀鸿:「嗷嗷待哺民情切,引领恩膏下九天。」
明代.石宝.题倪冬官小画五首 其二:「谁知委巷茅檐下,亦有嗷嗷待哺人。」
近现代.苏启元.成都杂感 其四:「娓娓劝人狐集腋,嗷嗷待哺雁关怀。」
清代.黄金.壬辰1832春仲护送巡道周公抵澎抚恤赋呈二律 其二:「旌旗照耀海东瀛,洞悉嗷嗷待哺情。」
近义词:饥寒交迫、啼饥号寒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基本字义
嗷áo(ㄠˊ)
1、象声词,愁叹声,嘈杂声:嗷嗷(哀号声)。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基本字义
待dài(ㄉㄞˋ)
1、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其他字义
待dāi(ㄉㄞ)
1、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基本字义
哺bǔ(ㄅㄨˇ)
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哺乳。哺养。哺育。
2、口里含着的食物:“一饭三吐哺”。
中英翻译
翻译:cry piteously for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