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端出火
基本解释
词条:『鼻端出火』
拼音:bí duān chū huǒ
注音:ㄅ一ˊ ㄉㄨㄢ ㄔㄨ ㄏㄨㄛˇ
解释: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鼻端出火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
典故出处:见“鼻头出火”。
运用示例:写少时豪侠,有鼻端出火之概。◎ 苏轼《方山子传》清·沈德潜评
古代诗词
清代.吴伟业.雪中遇猎:「黄羊突过笑追射,鼻端出火声如雷。」
清代.黄遵宪.西乡星歌:「鼻端出火耳后风,指天画地时聚议。」
元代.郭钰.射虎行赠射虎人:「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
清代.林占梅.登大屯山口号:「回忆旧时较猎处,鼻端出火血沾袍。」
清代.沈谦.西江月 雨中坐泛雪庵作:「忽又鼻端出火。」
近义词:鼻头出火
基本字义
鼻bí(ㄅ一ˊ)
1、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嗤之以鼻。
基本字义
端duān(ㄉㄨㄢ)
1、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2、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品行不端。
3、事物的一头:端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4、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5、姓。
基本字义
出(齣)chū(ㄔㄨ)
1、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4、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5、发生:出事。
6、显露:出现。出名。
7、超过: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来到:出席。出勤。
9、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显得量多:这米出饭。
11、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出问题。
12、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基本字义
火huǒ(ㄏㄨㄛˇ)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